多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南端,阴山北麓东端,是锡盟连接华北、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城里有五处清真寺庙,分别为清真北寺、清真南寺、清真东寺、清真西寺、清真中寺。多伦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商贸集散地,它是一座商业城,为蒙汉贸易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与东北、华北的客商在此聚集,他们贩卖骡马、交易货物便在清真寺住宿打尖。

    傍晚的斜阳蘸了血色,变得异常沉重,疲倦地在西边的天际坠落,被飞机大炮轰炸了几天的多伦城外安静的有些不真实。一拨一拨的回民商人有的拉着骆驼,有的挑着货物,也有的骑着马匹或毛驴进了城。

    朱力头戴白帽,身着白衬衫,外套黑坎肩,白布大裆宽松裤,足蹬圆口黑布鞋,白高筒步袜。他把勃朗宁手枪藏在怀里,系着银带,佩着腰刀,拉着马走到城门口。

    “站住!例行检查!”

    一行商人打扮的同盟军特务队战士被岗哨拦住。朱力心中忐忑,右手抚胸,点头哈腰,用才学来的回族语说:“塞拉姆!”

    “去去去!”

    听到岗哨放行,朱力松了一口气。特务队40人都扮做回民商人,由当地向导带领分五批进了城,分别奔多伦的五座清真寺而去。

    朱力带领7名队员、一名本地向导,马蹄踏踏穿过多伦淖尔镇二道街,入住清真北寺。他在寺院各处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异常。

    “强子,警戒,其他人休息。”

    盘踞在多伦的日伪对于打败刚刚组建、没有战斗经验的‘乌合之众’信心十足。‘九?一八’以来,日寇魔爪所到之处,攻城略地畅通无阻,敌人气焰十分嚣张。

    夜很静,多伦似睡非睡,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战正在同盟军指挥部酝酿着。

    “敌军有飞机大炮,粮草充足,咱们只有少量冲锋枪、步枪和大刀与之抗衡,拿下多伦不能硬拼,唯有智取。”抗日军指挥部里,总指挥紧张地做总攻的部署。

    “同仁们,咱们兵分三路,一路攻打南门,一路攻打西门,一路攻打北门。能否收复多伦,就看今夜这一搏,你们马上回去准备。”

    “总指挥,是!”

    12日凌晨,抗日军趁着夜色分别从三道城门开展了全线猛攻,

    “开火,打!”

    “冲啊!杀!”

    总指挥亲率各部袒臂高呼,一手挥舞大刀,一手举着手枪,勇猛冲锋在队伍前面;将士们无不深受鼓舞,个个热血沸腾,喊杀声惊天动地。城外杀声震天,城里宿住在五个清真寺的特务队即刻呼应。

    “叭叭叭——”朱力朝天连放三枪。

    特务队员从五个寺院涌上各条街道,霎时,枪声如鞭贯耳,喊声大作:“同盟军进城了!同盟军进城了!”

    “快跑啊,同盟军进城了!”

    我军里应外合,内外夹攻,日伪懵懵懂懂仓促应战,城里敌人慌作一团,夜幕下,不时有鬼子中弹倒地。总指挥率领敢死队,第一批攀上城墙,10时许,抗日军分别由南、西、北门攻入城内。敌军知道抗日军已经入城,再无心恋战,遂向城东方向溃败。

    几个鬼子如惊弓之鸟,慌不择路地逃到一个车马店,利用马槽做掩体伺机偷袭我抗日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