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环视群臣,见贤臣良将齐聚一堂,深感国家中兴在望,又念及后宫佳人翘首以盼。

    更思及月余后即将正式受禅登基为帝,人生得意莫过于此!

    顿时不禁豪情满怀,引吭高歌而起舞。

    只是那豪迈奔放的舞姿,说是太祖高皇帝附身都不会有人怀疑,纵然群臣想恪守君臣之分,却也不乏指着太子的舞姿抚掌大笑之人。

    太子也不恼,只是将发笑之人一一从席间拉起,命起一同高歌起舞。

    卢植手中象牙箸交错击,皇甫嵩和董卓拍打着桌案,一同为太子伴奏。

    就连一向恭敬守礼的郑玄,温文尔雅的荀彧,沉稳有度的钟繇,寡言少语的面瘫脸荀攸也欢笑着高歌起舞,几乎个个冠帽歪斜,须髯也沾满了酒渍。

    蔡邕更是醉意朦胧,也不知被董卓灌了多少壶酒,以至于曲不成调,那张焦尾琴也传出狂乱的魔音,倒而又别具一番狂放韵味。

    不过最为引人瞩目的,还是大汉的歌舞天团!

    由太子领衔,余下之人包括司空刘焉,宗正卿刘虞,尚书令刘陶,光禄大夫刘宽,奉车都尉刘艾,奉车都尉刘弘,议郎刘表,太子仓令刘翊,太子洗马刘岱,太子门大夫刘繇,以及尚未赴任江夏太守刘备,一众亲近太子的汉室宗亲纷纷起舞,舞姿虽难言优美,却尽显老刘家风范!

    老刘家不一定善跳舞,但一定喜好跳舞!

    刘辩舞至酣处,就连上衣都解了下来,赤膊着上身,那一向隐匿在衣衫下的上半身竟露出了一身颇为精壮身躯。

    借着酒意,令人抬来筑,击筑而高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朕有猛士兮守四方!”

    曲音铿锵,歌声激昂。

    谁也没有去纠正那个“朕”字,仿佛这就是最为合理的称呼。

    歌罢,刘辩将手中的筑随手抛下,看向角落中那位不知姓名的史官,大笑着冲了上去,将他也拉入了乱舞的群魔之中,手执酒壶强硬地给他灌着酒。

    不过这位史官的酒量显然很差,才几口酒就不胜酒力,就将口中嚷嚷着的“史册和白簪笔”抛之脑后,硬是要与太子比舞!

    后世之人谁也不知道这一晚究竟有多么狂欢,只是很奇怪为什么《汉记》在描述这场极尽欢乐的庆功宴时会有着这样一句话——“帝大醉,与斗舞,某胜之。”

    (4012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