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抬眼望去,见天子正狼吞虎咽,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悲凉。

    乱世之中,帝王威仪尽失,甚至连饱腹都成了奢望。

    他暗自叹息,思中思忖:“李傕、郭汜欲劫天子回长安,张济主张安置弘农,杨奉想留驻安邑,董承与张扬则谋划迁都洛阳……

    至于曹操,此刻虽看似忠直,可人心难测,日后之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曹彦见杨彪若有所思地盯着着献帝,瞬间便明白了他的心思。

    无论他人作何想法,这迎天子的良机,千载难逢,绝不能错失。

    于是,曹彦开口对杨彪说道:“杨太尉来一起喝点儿粥吧,以后的事情,以后再去考虑。”

    杨彪微微一怔,看向眼前这位气质不凡的年轻人,洒脱一笑,说道:“也是……如今都已到了这般田地,又何须过多忧虑?”

    放下了心结,杨彪顿感腹中一阵强烈的饥饿感袭来,他高声唤道:“小子,与老夫盛一大碗来!”

    “喏!”曹彦应了一声,亲自挑选了一碗盛得最满的肉粥,双手递与杨彪。

    一时间,“唏哩呼噜”“呼噜噜啦”之声不绝于耳。

    天子、太尉及其他官员,各自连干了两大碗肉粥。

    众人本还欲再添些肉粥,却被曹彦阻拦道:“久经饥饿之人不宜一次吃的太饱,恐伤脾胃。”

    刘协与杨彪虽心有不甘,但也点头表示理解。

    随后,刘协指着身旁那群饿得眼珠都快变绿的嫔妃、内侍,问道:“曹卿,能否分些食物与他们?”

    曹操见状,上前回道:“陛下莫急,我军所带食物有限,除供应陛下、大臣外,还需供给护卫陛下的士卒与将军。

    至于嫔妃、内侍们,待后续辎重部队抵达,便可再分出些军粮与他们。”

    只有先保证军队,才能保证所有人的安全。

    刘协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点头道:“还是曹卿想得周到。”

    望着眼前这位小皇帝,曹彦心中不禁浮现出他在历史上的种种事迹。

    曹操将献帝迁到许昌后,其实对他还是很不错的,不仅一应物资供应齐全,他还给了皇帝应该有的全部待遇。

    曹操及手下文武朝见时,也都做足了汉朝官员的礼仪,那时的献帝甚至一度以为自己终于要成为真正独立的皇帝了。

    但人啊,吃饱了穿暖了,就会生出更多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