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很快旧党人士就在韩忠彦的率领下力陈稳定为上,不可轻启战端;

    而新党中的一部分,在曾布的率领下,冷静地分析国库空虚,担忧战争带来的国力迅速消耗;

    另一部分则以章惇、蔡卞为首,主张对西夏进行追击,一劳永逸地消灭西夏这个心腹大患,收复赵宋王朝丢失的故土。

    慢慢的,商量就变成了争吵。

    不多时,大臣们便各执己见,吵得不可开交,互不让步。

    赵煦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争吵不休的大臣们。

    他心中,既有焦虑,也有期待——焦虑的是,国库空虚,难以支撑对西夏的战争;期待的是,能在这场争执中,找到一条既能解决财政危机,又能趁机消灭西夏的良策。

    然而,他的大臣,只会争吵不休,根本不会解决问题。

    赵煦一一扫视殿下大臣,忍不住去想:“我堂堂大宋,难道就没人能为朕分忧?”

    很快,赵煦就扫到了一众亲王。

    赵煦的目光瞬间就集中在赵俣的身上。

    不过,赵煦也是要脸的人,他也不好直接跟赵俣说:“莘王,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帮朕搞点钱,朕想抓住这个天赐良机消灭西夏。”

    要知道,这两天,因为赵煦立刘清菁为皇后的事,赵煦和赵俣的关系可是很僵。

    还有,昨晚因为赵煦误会了,赵俣求见,赵煦却没见赵俣,险些耽误了赵宋王朝的大事。

    这些都让赵煦有些不好意思张口“求赵俣”。

    可另一方面,满朝文武大臣又不争气,根本给不出赵煦想要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迫不得已,赵煦只能豁出老脸不要,冲一众亲王说:“大宋乃我赵氏江山社稷,你等亲王与我大宋休戚与共,福祸相依,今朝廷有难,亟需良策,你等可有献陈?”

    赵煦此言一出,吵得面红耳赤的一众大臣,全都停了下来,也看向一众亲王。

    而章惇等宰执更是直接将目光锁定在了赵俣身上。

    只有前段时间不在京城的蔡卞有些不解,赵煦为什么会跟这些不到二十岁的亲王问计?还有,章惇他们为什么没搬出来宗室不得干政这条规定,限制这些亲王?

    面对赵煦询问的目光,赵俣并没有选择立即站出来,而是继续低头不语——他不是最大的亲王,也不是最小的亲王,赵煦问得是所有亲王,他哪能第一个开口?

    见赵俣还拿捏上了,赵煦眼中不悦之色一闪而逝。

    但为了解决问题,赵煦还是压下不悦,最先问起赵佖:“申王,你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