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啊,明天去问问还有吗,有的话我们全要了。”

    姜雪信打开看,剪的不是窗样就是小动物,个个逼真,她自己都喜欢极了,看到肯定会买的。

    “啊……,这个,再买一点?”姜雪川接过来仔细看了看,还是没看出什么特别的地方,“这都有一百来张了。”

    数量显然不能让姜雪信退缩。

    她把窗花全部卷起来,“我看到了,你明天再去多买一点,我有用。”

    “有用?这能有什么用?”

    姜雪川思考一下立刻回神,看着走远的姜雪信喊着问出声。

    姜雪信已经出门,姜雪川注定得不到回答,好在姜雪川也不是一个凡事喜欢追根究底的人,见姜雪信不回答,就回地窖放东西了。

    地窖在厨房旁边,是赵平找人帮姜路、姜雪川一起慢慢挖的,还特意买了红砖瓦箍好,结实、防潮又降温。

    他们最近收的东西大部分都放在这里。

    姜雪川去放今天收的粮食,看着满地窖的东西,他还是很发愁的,他收的他知道,这些东西已经花了六七百块钱了,虽然是裁缝店挣回来的还没花完,他还是肉疼。

    开业前期,可不是备货备货再备货,备着备着,小卖部就开业了。

    1980年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村口小卖部正式开业。

    开业这天,除了路小英守在裁缝店,姜家五人,包括姜雪然都严阵以待的守在小卖部门口的摊位上。

    没办法,小卖部有些小,大概二十来平,加上货架,里面进十来个人就挤的不行,姜雪信只能把年货摆在外面。

    瓜子、花生、糖,三样样样都是姜雪信亲自跑的厂子,现在厂子都是国营,明面上厂里根本没人愿意卖给她,都是掏钱给厂里领导或者领导亲戚,让人家帮她买出来的。

    私下买也有私下买的好处,不要票。

    姜雪信也就不计较送出去的那些钱了。

    三样都支了摊子摆在外面,很有些壮观的感觉。

    姜路跟姜雪然守在里间,外面这些贵重的瓜子、糖、花生则是由姜雪信、姜雪川、张凤清三个大人卖。

    张凤清站最左边,她面前摆的是瓜子,九毛钱一斤,有时候买东西别人要尝,张凤清不会拒绝,瓜子、花生她都可以盯,糖姜雪信就舍不得。

    姜雪川站最右边,面前摆着花生,七毛钱一斤。

    姜雪信则是站中间,面前不用说摆着糖,糖有两种,奶糖一块五一斤,水果糖一块钱一斤,也单块卖,奶糖五分钱一个,水果糖两分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