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西北方向进去的第一个村子是梨树村,有这么个名字并不是说这儿种植了许多梨树,而是山上野梨树多。

    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雪白梨花很好看,但再好看也顶不住穷啊,而且这些野梨树结的果又核大果肉少,而且味道酸涩不甜。

    梨树村再往里就是高洞村、老岩村,听这些村名字就知道地方又高又远,俗称“老高山”!

    看看要转过山脚了,转过去就是烂路的开始,而不是像诗里说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张耀东伸手就把头顶上的车把手抓紧了,准备接受颠簸。

    但转过去后,迎面看到的就是一条像玉带似的水泥硬化公路在山腰间延绵伸向远处!

    “这路已经建好了?”

    张耀东愣了愣,回头对许东方说:“许书记,这边的村路已经水泥硬化了!”

    而且看这个路宽超过了四米,虽然还没达到双车道的标准,但还是能错车来往。

    路宽应该是五米左右。

    许东方把车窗玻璃放下来,仔细看了看路面,想了想又吩咐赵德胜:“德胜,停一下车。”

    赵德胜赶紧停了车。

    一停车,许东方就下车了,然后到路边去检查水泥路基。

    路中间的检查不出来,除非钻空。

    但路边上是看得出来的,水泥路基至少有三十厘米的厚度,很扎实。

    孟为民也下车在路边边走边看,路两边的路基都检查了一段距离,就这样走了百来米的,他才回头对许东方说:“许书记,这路的质量不错。”

    他一边说还一边指着路面上的车轮痕迹说:“你看,这是泥头重车走过的痕迹,像这种乡村公路,但凡是质量过不了关的,重车一过就碎了裂了,你看这路没有一点问题!”

    接着孟为民又问随从下属要了卷尺来量了一下路宽度。

    “五米整!”

    孟为民量了几个看起来是最窄的地方,结果最窄的地方就是标准的五米!

    “这宽度也不错,完全能够双向行驶车辆了,一般的乡村公路几乎不超过三米五,只能单车道,错车的地方就是在某些路段加个几米长度的错车位。”

    这标准是真的不错了!

    孟为民点着头毫不吝啬的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