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掀了它吧。
为防止腹背受敌,陆望还是书信一封回鄞都。洋洋洒洒上千字,写尽了北伐的必要性,可行性。也书尽了自己忠君之意,爱国之心。最后表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北伐不成,绝不退兵。
许昭看了一遍,此信字字句句掏心掏肺,毫无破绽,任谁见了都得流下两滴感动的泪水。
——————
奏折传回鄞都,刘渝不但没落泪,反而大发雷霆。
他冲杨宗道吼道:“陆望竟敢抗旨不尊,他想干什么?他到底想干什么!”
“臣早就说过苏穹和陆望狼子野心,不可放任其发展势力。如今陆望不退兵,怕是……已有了反心。陛下,臣有个想法,不如将天象的消息放出去,届时苏家和陆家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自会有人去讨伐他。”
刘渝下意识拒绝,“不行,绝对不行。”
天象乃上天旨意,说明陆望乃是天选之人。消息一旦放出去,是讨伐者更多还是追随者更多?刘渝不敢赌。此事让刘渝很害怕,他甚至开始后悔没有早一点听杨宗道的话将陆望几人换回来。
杨宗道不理解为何不行,他没有忤逆刘渝,而是话锋一转,说道:“那就以苏问之的命相要挟,让他回京。只要他回来了,一切就好办了。”
提到苏疑,刘渝头更大了。天象之事只有杨宗道几人和杜居安知道,苏疑平白无辜被下狱,引起朝中诸多人的不满。田兹格和杜居安带着以前的苏党天天闹,闹得刘渝连早朝都不敢上。
苏疑入狱的消息不知怎么传了出去,天下读书人开始写文章骂衙门,骂朝廷,甚至直接骂皇帝。读书人骂起人来,直接骂进人心头,你怕什么就骂什么,难听刺耳。各地官员都饱受折磨,不得不强行武力镇压。鄞都百姓还沉浸在苏穹之死的悲伤中,知道朝廷无端扣押丞相之侄,亦是群情激奋,时不时就到大理寺门口闹一闹,何薄命没办法,只能天天去刘渝面前闹。
看刘渝的表情,杨宗道大概猜到他在想什么。杨宗道想了想道:“皇上可还记得苏穹与陆望的那些大逆不道的私信?那可是铁证啊,将那些信公之于众,陛下就有了逮捕苏疑,出兵征讨陆望的正当理由。”
“可……可朝中谁不知道那些信是假的!”
“真真假假,谁又说得清呢?当务之急是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杨宗道见刘渝犹豫,继续道:“陆望拒绝退兵已经是蔑视皇权之举,我们也不算冤枉他。何况北伐乃民心所向,天下人不会因为他坚持北伐而对他口诛笔伐。但是造反就不一样了,那可是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有了这个罪名,陛下想对他们做什么都可以。”
刘渝长叹一声,似乎要吐出胸中浊气。思虑半晌,他最终同意了杨宗道的话。
杨宗道将消息告诉李吉,李吉却笑不出来,而是担忧道:“你们这样一逼,岂不是将陆望逼上绝路,他不反也得反。陆望手底下握着大齐一半军权,把他逼急了,他杀回鄞都怎么办?”
“峳州十万大军,就算不能完胜,至少能与之抗衡。何况,陆望如此执着于北伐,他是不会轻易放弃关中和中原的。北方还有石越,邓初,贺兰追,陆望再加进去,只会更乱。我们只需守住沧江,就可以坐山观虎斗,甚至可以出兵配合其他势力围剿陆望。”
李吉这才放下心来。
杨宗道说得口干舌燥,他喝了口茶继续道,“你可别忘了,天象之事是我们胡诌的。你还真当陆望是那个天选之子啊?他陆归程没那个命!”
“对啊,差点连自己都骗了。”李吉一拍桌子,“不过天象是确实存在的,刘俭怎么说的?帝王星,自西起,你觉得会是谁?”
杨宗道品着茶,手指点着桌面,琢磨道:“自西起,莫不是邓初?”
为防止腹背受敌,陆望还是书信一封回鄞都。洋洋洒洒上千字,写尽了北伐的必要性,可行性。也书尽了自己忠君之意,爱国之心。最后表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北伐不成,绝不退兵。
许昭看了一遍,此信字字句句掏心掏肺,毫无破绽,任谁见了都得流下两滴感动的泪水。
——————
奏折传回鄞都,刘渝不但没落泪,反而大发雷霆。
他冲杨宗道吼道:“陆望竟敢抗旨不尊,他想干什么?他到底想干什么!”
“臣早就说过苏穹和陆望狼子野心,不可放任其发展势力。如今陆望不退兵,怕是……已有了反心。陛下,臣有个想法,不如将天象的消息放出去,届时苏家和陆家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自会有人去讨伐他。”
刘渝下意识拒绝,“不行,绝对不行。”
天象乃上天旨意,说明陆望乃是天选之人。消息一旦放出去,是讨伐者更多还是追随者更多?刘渝不敢赌。此事让刘渝很害怕,他甚至开始后悔没有早一点听杨宗道的话将陆望几人换回来。
杨宗道不理解为何不行,他没有忤逆刘渝,而是话锋一转,说道:“那就以苏问之的命相要挟,让他回京。只要他回来了,一切就好办了。”
提到苏疑,刘渝头更大了。天象之事只有杨宗道几人和杜居安知道,苏疑平白无辜被下狱,引起朝中诸多人的不满。田兹格和杜居安带着以前的苏党天天闹,闹得刘渝连早朝都不敢上。
苏疑入狱的消息不知怎么传了出去,天下读书人开始写文章骂衙门,骂朝廷,甚至直接骂皇帝。读书人骂起人来,直接骂进人心头,你怕什么就骂什么,难听刺耳。各地官员都饱受折磨,不得不强行武力镇压。鄞都百姓还沉浸在苏穹之死的悲伤中,知道朝廷无端扣押丞相之侄,亦是群情激奋,时不时就到大理寺门口闹一闹,何薄命没办法,只能天天去刘渝面前闹。
看刘渝的表情,杨宗道大概猜到他在想什么。杨宗道想了想道:“皇上可还记得苏穹与陆望的那些大逆不道的私信?那可是铁证啊,将那些信公之于众,陛下就有了逮捕苏疑,出兵征讨陆望的正当理由。”
“可……可朝中谁不知道那些信是假的!”
“真真假假,谁又说得清呢?当务之急是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杨宗道见刘渝犹豫,继续道:“陆望拒绝退兵已经是蔑视皇权之举,我们也不算冤枉他。何况北伐乃民心所向,天下人不会因为他坚持北伐而对他口诛笔伐。但是造反就不一样了,那可是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有了这个罪名,陛下想对他们做什么都可以。”
刘渝长叹一声,似乎要吐出胸中浊气。思虑半晌,他最终同意了杨宗道的话。
杨宗道将消息告诉李吉,李吉却笑不出来,而是担忧道:“你们这样一逼,岂不是将陆望逼上绝路,他不反也得反。陆望手底下握着大齐一半军权,把他逼急了,他杀回鄞都怎么办?”
“峳州十万大军,就算不能完胜,至少能与之抗衡。何况,陆望如此执着于北伐,他是不会轻易放弃关中和中原的。北方还有石越,邓初,贺兰追,陆望再加进去,只会更乱。我们只需守住沧江,就可以坐山观虎斗,甚至可以出兵配合其他势力围剿陆望。”
李吉这才放下心来。
杨宗道说得口干舌燥,他喝了口茶继续道,“你可别忘了,天象之事是我们胡诌的。你还真当陆望是那个天选之子啊?他陆归程没那个命!”
“对啊,差点连自己都骗了。”李吉一拍桌子,“不过天象是确实存在的,刘俭怎么说的?帝王星,自西起,你觉得会是谁?”
杨宗道品着茶,手指点着桌面,琢磨道:“自西起,莫不是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