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于儒家的定然在后面的学习之中则会选择儒家作为继续学习,诸位难道认为儒家不如其他学派,害怕竞争?”
“各学派都有不同,儒家又何须如此紧张,再说小子从未排斥过儒家,只是认为当下的儒家已经走在错误的路上。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现在有多少儒生是在以此为标准?诸位心里当比我清楚。小子之所求不过是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下给到一个学习的机会!
至圣先师也提倡有教无类,德高先生也是寒门出身,难道就不希望穷苦学子有学习的机会?至于影响,小子以为有竞争才有进步?相信诸位大儒比我更明白这个道理!
寒门学子的有机会接触到儒学,这样百姓才明白什么是儒学,什么是经学,若是他们不知便会如徐州那边开始求神拜佛,转入佛教,日后儒家便危险了!”
刘琮不能否定儒家,虽然儒家都诸多缺点,但是儒家在东汉时期发展很快,当世显学,八成的学子学的都是儒学,旗帜鲜明的反对儒学便是反对天下士子了。
“哦,二公子所说中学不过是启蒙教育的进阶,那公子在中学以后是?老夫想听一听二公子对于中学后的打算!”
“中学之后自然是大学,何为大学?大家肯定比小子清楚,大而渊博,因此在中学教育完成之后则是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则会开始对专门的分类学习,如儒家学子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以及各类儒家经典,当然道家,法家亦是如此!农家等在学习的时候开始对农事进行研究,推动农业的生产,发展!”
刘琮开始说一些计划,说一半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后续,则是以后发展的事情,或许会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调整。
“景升兄,你生了个好儿子啊!”
宋忠被说服了,将儒家推广到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是他希望的,康成公郑玄有教无类,学生数千便是为了此事,若是他能在此事之中出力,以后或许能力压康成公一头。
学生的数量有时候很重要,如儒家显学,董仲舒在儒家发挥的作用更大,但是胡毋生学生多,如今的大汉都认定胡毋生才是儒家宗师,而董仲舒不是。
蔡讽,黄承彦,韩嵩等人要的是刘琮的态度,既然不是反对儒家,否定儒家,那么便不是问题,至于竞争,他们更清楚,这是必然的,他们也认同刘琮所说的儒家需要向前发展改革。
“仲子,诸位犬子今日有些失礼了,你们也放心了?”
刘琮留下来继续说了说自己对于儒家的期许,儒家并非是那么不堪,只是乱世,儒家便受到自身的局限了,如孟子的很多理论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无用。
对于他们提议的在襄阳设立学校,老师不够他们可以让自己的学生来当,被刘琮拒绝了,以财力不足为由拒绝了。
若是他们加入,难免不会夹杂私货,若是大学还好,反正以后大学刘琮有办法,但是中学则暂时还是不能,不过可以吸纳一些年轻俊杰。
“琮儿,虽然过了他们这关,但是儒家目前积重难返,未必是那么好想与的,若是日后阻拦,你受到的阻力必然会很大!”
刘表在送走这群神仙之后说道,虽然刘表经常与他们治学,但是刘表为一方诸侯,岂会不清楚儒家的弊端,只是他早就是儒家大儒,有些身不由己。
“父亲,孩儿也知道,这才选定了荆南,中原大乱无法避免,日后必然有许多学者会来荆州或者江南避难,更有甚者会去交州避难。
交州避难的唯一途径便是要经过荆南,父亲当知孩儿的心意,孩儿从来不排斥任何学说,但是孩儿反对的是一些不合理的东西,不管是儒家的刑不上大夫亦或者是法家的刑用于将过都是不合理的!”
刘表点点头,刑不上大夫,导致很多士大夫肆无忌惮,刘表这些年在刘琮的洗脑下,转变了很多思想,很多看问题的方法也是改变了。
“各学派都有不同,儒家又何须如此紧张,再说小子从未排斥过儒家,只是认为当下的儒家已经走在错误的路上。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现在有多少儒生是在以此为标准?诸位心里当比我清楚。小子之所求不过是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下给到一个学习的机会!
至圣先师也提倡有教无类,德高先生也是寒门出身,难道就不希望穷苦学子有学习的机会?至于影响,小子以为有竞争才有进步?相信诸位大儒比我更明白这个道理!
寒门学子的有机会接触到儒学,这样百姓才明白什么是儒学,什么是经学,若是他们不知便会如徐州那边开始求神拜佛,转入佛教,日后儒家便危险了!”
刘琮不能否定儒家,虽然儒家都诸多缺点,但是儒家在东汉时期发展很快,当世显学,八成的学子学的都是儒学,旗帜鲜明的反对儒学便是反对天下士子了。
“哦,二公子所说中学不过是启蒙教育的进阶,那公子在中学以后是?老夫想听一听二公子对于中学后的打算!”
“中学之后自然是大学,何为大学?大家肯定比小子清楚,大而渊博,因此在中学教育完成之后则是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则会开始对专门的分类学习,如儒家学子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以及各类儒家经典,当然道家,法家亦是如此!农家等在学习的时候开始对农事进行研究,推动农业的生产,发展!”
刘琮开始说一些计划,说一半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后续,则是以后发展的事情,或许会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调整。
“景升兄,你生了个好儿子啊!”
宋忠被说服了,将儒家推广到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是他希望的,康成公郑玄有教无类,学生数千便是为了此事,若是他能在此事之中出力,以后或许能力压康成公一头。
学生的数量有时候很重要,如儒家显学,董仲舒在儒家发挥的作用更大,但是胡毋生学生多,如今的大汉都认定胡毋生才是儒家宗师,而董仲舒不是。
蔡讽,黄承彦,韩嵩等人要的是刘琮的态度,既然不是反对儒家,否定儒家,那么便不是问题,至于竞争,他们更清楚,这是必然的,他们也认同刘琮所说的儒家需要向前发展改革。
“仲子,诸位犬子今日有些失礼了,你们也放心了?”
刘琮留下来继续说了说自己对于儒家的期许,儒家并非是那么不堪,只是乱世,儒家便受到自身的局限了,如孟子的很多理论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无用。
对于他们提议的在襄阳设立学校,老师不够他们可以让自己的学生来当,被刘琮拒绝了,以财力不足为由拒绝了。
若是他们加入,难免不会夹杂私货,若是大学还好,反正以后大学刘琮有办法,但是中学则暂时还是不能,不过可以吸纳一些年轻俊杰。
“琮儿,虽然过了他们这关,但是儒家目前积重难返,未必是那么好想与的,若是日后阻拦,你受到的阻力必然会很大!”
刘表在送走这群神仙之后说道,虽然刘表经常与他们治学,但是刘表为一方诸侯,岂会不清楚儒家的弊端,只是他早就是儒家大儒,有些身不由己。
“父亲,孩儿也知道,这才选定了荆南,中原大乱无法避免,日后必然有许多学者会来荆州或者江南避难,更有甚者会去交州避难。
交州避难的唯一途径便是要经过荆南,父亲当知孩儿的心意,孩儿从来不排斥任何学说,但是孩儿反对的是一些不合理的东西,不管是儒家的刑不上大夫亦或者是法家的刑用于将过都是不合理的!”
刘表点点头,刑不上大夫,导致很多士大夫肆无忌惮,刘表这些年在刘琮的洗脑下,转变了很多思想,很多看问题的方法也是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