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16章 各国相互扯皮(2/3)
因为女帝大多数时候都在办公,处理奏折,沈长恭和其他女子们也没什么事情做,便不多打扰。
沈长恭自己的王驾也很大,四匹马拉着的,他带着媚烟、江若雪、鱼紫菱、屠雀翎和小乔,坐在自己的马车上。
南下的队伍足足有十二万人。
其中两万是燕扶摇从盛京带来的长宁军,是护卫他们安全的。
另外十万则是聂北的飞鹰军。
聂北镇守齐地好几个月了,现在各地都已经安稳,招收的两万新兵守卫临淄和剿匪平叛已经够了,飞鹰军作为主力作战军团,自然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浪费。
沈长恭让聂北带着飞鹰军南下,去跟南方的大军汇合,准备与五国联军交战。
当然,直到现在,五国联军也只是个概念和可能性而已,不代表真的会有,现在秦国的使者,还在坚持游说着四国。
魏国肯定是要参与的,根据绝密情报,魏国和秦国已经穿一条裤子了。
毕竟燕国的百万大军已经摆在边境了,只要两国皇帝不是瞎子,就不可能不慌。
楚国态度暧昧,犹豫着,他们不想打,但又恐惧燕国打过来,又畏惧乾国的淫威,一直在拖延着。
川国态度很明确,你们爱咋打咋打,我们有天险,燕人的火炮进不来,我们川人虽然人少国弱,但个个骁勇善战,还有天险,根本不怕燕国进来,打定了主意要偏安一隅。
而乾国,则一直在权衡着得失,朝中也是吵做一团,分为主战派和保守派。
主战派认为燕国狼子野心,势必要一统天下,唇亡齿寒,到最后乾国也不能幸免,必须拿出来一半兵力去跟燕国打。
而保守派认为主战派太保守了,一半兵力根本打不过燕国,要出兵就出动八十万大军,除了各地防务的主军团,其他的主军团全都派出去,联合其他四国与燕国决一死战。
报行刺皇子和丞相之仇。
否则,等燕国吞并了秦、魏、川、楚四国之后,国力将会达到顶峰,乾国恐怕难以招架。
所以要打,就要打的狠一点,最好一口气打退燕军,攻破盛京,把燕人赶回东北老家去。
大臣们态度都比较明确,唯独乾皇是个优柔寡断又疑心极重的人,一直下不了决心。
而且就算是决定要打,后面扯皮的事情也多着呢。
各国出动多少兵马合适?又需要多少军费,多少粮草?
乾国距离最远,粮草运输不便,其他几个国家能否就近支援粮草?能否不要钱提供?
要是让乾国自己出粮草,光从乾国拉到齐国,十袋粮食路上就得吃九袋,那还怎么打?粮草消耗太大了。
沈长恭自己的王驾也很大,四匹马拉着的,他带着媚烟、江若雪、鱼紫菱、屠雀翎和小乔,坐在自己的马车上。
南下的队伍足足有十二万人。
其中两万是燕扶摇从盛京带来的长宁军,是护卫他们安全的。
另外十万则是聂北的飞鹰军。
聂北镇守齐地好几个月了,现在各地都已经安稳,招收的两万新兵守卫临淄和剿匪平叛已经够了,飞鹰军作为主力作战军团,自然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浪费。
沈长恭让聂北带着飞鹰军南下,去跟南方的大军汇合,准备与五国联军交战。
当然,直到现在,五国联军也只是个概念和可能性而已,不代表真的会有,现在秦国的使者,还在坚持游说着四国。
魏国肯定是要参与的,根据绝密情报,魏国和秦国已经穿一条裤子了。
毕竟燕国的百万大军已经摆在边境了,只要两国皇帝不是瞎子,就不可能不慌。
楚国态度暧昧,犹豫着,他们不想打,但又恐惧燕国打过来,又畏惧乾国的淫威,一直在拖延着。
川国态度很明确,你们爱咋打咋打,我们有天险,燕人的火炮进不来,我们川人虽然人少国弱,但个个骁勇善战,还有天险,根本不怕燕国进来,打定了主意要偏安一隅。
而乾国,则一直在权衡着得失,朝中也是吵做一团,分为主战派和保守派。
主战派认为燕国狼子野心,势必要一统天下,唇亡齿寒,到最后乾国也不能幸免,必须拿出来一半兵力去跟燕国打。
而保守派认为主战派太保守了,一半兵力根本打不过燕国,要出兵就出动八十万大军,除了各地防务的主军团,其他的主军团全都派出去,联合其他四国与燕国决一死战。
报行刺皇子和丞相之仇。
否则,等燕国吞并了秦、魏、川、楚四国之后,国力将会达到顶峰,乾国恐怕难以招架。
所以要打,就要打的狠一点,最好一口气打退燕军,攻破盛京,把燕人赶回东北老家去。
大臣们态度都比较明确,唯独乾皇是个优柔寡断又疑心极重的人,一直下不了决心。
而且就算是决定要打,后面扯皮的事情也多着呢。
各国出动多少兵马合适?又需要多少军费,多少粮草?
乾国距离最远,粮草运输不便,其他几个国家能否就近支援粮草?能否不要钱提供?
要是让乾国自己出粮草,光从乾国拉到齐国,十袋粮食路上就得吃九袋,那还怎么打?粮草消耗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