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玉侬不知怎地说起了陈初刚回家那日,“秦妈妈事后说,公子拎着刀,感觉随时会杀人似的,即使隔了老远,秦妈妈也吓坏了。幸好婳儿姐姐哄着公子,拿走了他手里的刀”

    猫儿虽未亲见,只一想也猜到官人当时肯定是害怕极了,才做出迥异平日的举动。

    设身处地想一下,若是官人病危,她只怕也会吓的六神无主.还好有蔡姐姐在。

    想起两人差点阴阳两隔,猫儿不由鼻子一酸,可她还没哭,说着话的玉侬却落泪了,“姐姐,往后你可要保重好身子呢”

    她这模样,倒让猫儿的眼泪憋了回去,取笑道:“快做娘的人了,动不动还哭鼻子.”

    “嘿嘿.”玉侬一手托着肚子,一手揉了揉鼻子,娇憨一笑。

    “对了,蔡姐姐呢?”

    “她回去了.”

    “呃”

    翌日。

    陈府见翠堂书房,陈景彦、蔡源、西门恭轮流看完陈初撰写的嘉奖办法,西门恭和蔡源无异议,只有陈景彦小心提了一句意见,“元章,是不是有点过了?”

    “我觉着不过,前线将士卖命护家园平安,给军属一些荣誉算‘过’么?”

    陈初的态度很坚决。

    陈景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陈初给予军士的荣耀直逼文人‘得中皇榜’的排场。

    这让身为士人一员的陈景彦天生有些抵触.

    大周时,有执宰曾言: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

    军士是啥人?

    是百姓口中的‘厮杀汉’、前朝军衣为红时也被称作‘赤佬’,他们岂能和读圣贤书的士人相比。

    更不妥的是,陈初不但要嘉奖中层军官,就连许多大头兵和低级军官也在嘉奖之列。

    “非是我不愿奖赏军士,我觉着大可给他们多赏赐些银钱,实没必要搞的如此隆重。”陈景彦辩解道。

    “三哥,我却不这样觉着。物质嘉奖需有,精神层面的荣誉同样需要。只有让军士们感受到被爱戴、尊敬,他们才知为何而战。若将士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回乡后却被人背后骂做‘杀才’,将士们心中如何能甘?只怕再有兵乱,将士们也不介意调转刀把向官吏商户动刀”

    这话,已隐隐有几分威胁之意。

    “你看,我又没说不同意嘛,那便照元章的意思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