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地铁纵火案,也给全世界有地铁的城市敲响了警钟,开始促使他们,纷纷加强了对地铁安全的重视,甚至重新审视已有的安全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

    首尔地铁公司专门在各个地铁站中增加了消防灭火装置,并且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员工的应急培训。

    但不可避免的,韩半岛的公共交通开始变得不再受欢迎。

    很多人宁愿买辆二手车自己开着上路,也不愿意去坐更方便快捷的地铁,更不用说公共汽车了。

    李佑和金门集团也算是度过一段安稳的时光。

    只是紧接着,李佑就主动去找了陈荣基,提出要对顺洋汽车进行收购。

    “李会长要收购顺洋汽车?”陈荣基听着,眼神中甚至带上了一丝喜意,“就因为最近公共交通的衰落,李会长就准备抓这个机会?”

    他有些不敢相信,毕竟顺洋汽车的情况大家都清楚。

    它也就还剩个名头,但实际上.

    员工早就开的差不多了,可能还有几个财务和律师在进行清算。

    工厂早早关门,之前陈养喆花重金投资的顶级流水线更是落满了灰尘,很久没有生产过顺洋汽车了。

    陈荣基甚至只是看了一眼李佑给出的价格,就利索的签了。

    蚊子再小也是肉,就顺洋汽车这个破样,也只有各地关闭的工厂值点钱,更何况李佑给的并不算太少,一百亿韩元的价格在现在超出了陈荣基的想象,但放在陈养喆在的时候,一定会把陈荣基的腿彻底打断。

    陈荣基签下了协议,意味着顺洋汽车的所有权彻底到了李佑的手里。

    “李会长这么看好顺洋汽车?”陈荣基还是忍不住问道,“就算顺洋汽车重新被李会长经营起来,那大营汽车和天下汽车会允许顺洋汽车进入市场?”

    李佑只是简单一笑,并没有对他解释这么多。

    韩半岛说大不大,国内市场也就这么多,就算挣破头又能怎么样。

    李佑只是想借着汽车行业再次兴起,在国内有名声就好,国外还有大把的市场。

    实际上大营汽车和天下汽车,目前在国内争抢的也不是所谓的市场份额,或者说市场份额只是个外表,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市场份额代表的国民度,这意味着他们对国内市场的掌控力。

    而现实就是.就连大营集团的第一款自研车,也不是在国内才兴起的,而是往众多拉美国家出口,用便宜的价格抢夺了当地的市场。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在苏里南的时候姜仁久自称在大营工作过多年后,前苏里南国家顾问德拉诺一下子就对他另眼相看。

    真正能让韩半岛汽车行业挣钱的,是把车出口到国外市场去。

    不仅如此,韩半岛政府一直以来还不断提高关税,严格限制国外车企进入韩国,就是为了给本地车企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