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军喜出望外,“多谢东家,大伙手里的活停一停!

      东家见我们这几日辛苦,特意给了赏钱。

      大工匠赏八百文,学徒赏四百文!”

      窑厂的工人们齐齐向宁明歌看去,原本还以为宁明歌是东家的夫人。

      经王大军这么一吼,喜笑颜开地向宁明歌道谢,嘴里念叨着“感谢东家慷慨”,确定宁明歌才是货真价实的东家本人。

      出来做工的匠人们都是质朴的,谁掌握他们的卖身契,发放实实在在的薪酬,谁就是东家!

      宁明歌用实打实的银子鼓舞士气之后,又细问了关于产出的问题:“这么大的菜缸子,一窑能出几个?”

      王大军答:“若是砖的产能减半,改成烧缸,可以出二百口。”

      宁明歌当即拍板,“那就按这个方案来。大缸对外卖一两银子一口。”

      这样一窑的收益在二百五十两银子,每月可得两千五百两。

      窑厂烧制的大菜缸,宁明歌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顺天码头开凿之前,可以低价卖给顺天的居民。

      后期码头开通,大缸作为容器,来往船只卸货转运,只怕会供不应求。

      窑内温度是高,宁明歌才站在附近短短一小会儿,额头上已经有了薄薄的一层汗。

      她和王大军叮嘱了一些窑厂的细节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宁明歌准备起身回城,忽然身后唤来熟悉的尖细声音。

      “宁明歌,你怎么在这里?”

      宁明歌向声音的源头望去,就见她的马车旁,停了一辆国公府的马车。

      徐慧掀开马车帘子,边上露出梁国公板着的脸。

      宁明歌心里暗骂一声倒霉!

      他们夫妇二人在水云轩边上握有土地的事情,国公府众人并不知情。

      国公夫妇二人偏心得厉害,又喜欢胡搅蛮缠。

      宁明歌甚至觉得若是这些土地被他们知晓了,说不定会找借口充入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