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真应该把家中女眷们都喊来,看看宁明歌现在的嘴脸!

      徐氏本来正怒火中烧的,忽然视线隔着帷幔与围帽两层朦胧纱雾,与宁明歌的目光撞在一起。

      按理说宁明歌应该看不清她的表情才是。

      徐氏却莫名感到心虚。

      待她反应过来,谁是婆婆谁是儿媳后,又将目光狠狠瞪了回去。

      朦朦胧胧中,徐氏感觉宁明歌在笑。

      她在看生病婆婆的笑话,是不是!

      真是岂有此理!

      魏嬷嬷到底是跟在徐氏身边几十年的老人了。

      徐氏不过一个翻过身的动作,魏嬷嬷心领神会道:“夫人应该是累了,需要休息。大少奶奶,您坐在这里也是徒劳,不如去隔间帮夫人看会药炉子?”

      看药炉子可不是一个容易的活。

      火候太大、太小不行。

      煎药的水,太多太少也不行。

      宁明歌估计这看药炉子,也是婆母提前准备好的一环,她是躲不过的。

      宁明歌认命地起身,跟着魏嬷嬷来到隔间。

      魏嬷嬷口中的隔间名副其实!

      逼仄狭小的屋内,仅能容纳一个小丫鬟和一个生着火的药炉子,宁明歌进门后都只能侧着身子。

      魏嬷嬷打量着周围全开的窗户,大声呵斥道:“这偷懒的丫鬟,怎么把周围的窗户都开着了?

      炉子下面的火这么大,又透着风,把夫人的这炉子药弄得药性都没有了。

      郎中特意叮嘱了,这药一定要文火慢熬,你这耳朵是塞驴毛了?”

      小丫鬟被魏嬷嬷骂得不敢出声。

      魏嬷嬷转身对宁明歌道:“这小丫鬟叫竹香,年纪还小,做事毛手毛脚的。我不放心把熬药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她,还要麻烦大少奶奶多看着一点。

      记住这药炉子的火要小,文火慢熬才能出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