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稿良莠不齐。

    有的确实非常优秀,但有的就非常差强人意。

    看看这首:

    《歌唱》

    我要歌唱在路边哭泣的小孩

    不知是谁家的孩子

    脸蛋又肮脏又丰富

    哭起来全身都在动

    唉,你那么小

    我一把就能把伱握在手中

    这也叫诗?!

    大白话啊。

    比后世的屎尿强点而已。

    方明华再一看作者,竟然是来重庆大学机电系一个叫尚中敏的学生写的。

    哎呀

    这可不是无名之辈。

    方明华穿越前听说这个人的名字。

    “非非诗派”的创始人之一,在国内率先提出“口语诗”写作,对五四以来的新诗特别是“朦胧诗”进行了剖析和批判。是“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主要批评家和理论家。

    口语诗,不就是大白话吗?

    你可以对北岛他们这一代的朦胧诗的缺陷——晦涩难懂、过于抽象、莫名其妙提出批评,但也不至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干脆来大白话吧?

    哎.诗歌就是被你们这帮人玩坏的。

    方明华毫不客气将这首诗PASS掉。

    就在这个时候,听到敲门声,只见赵暮春手里拿着几份稿件兴冲冲走了进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