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卫星城,都只有无敌城最初的初始大小。

    但这八个卫星城全部确立之后,作为四方体的八个顶点,将无敌城或者炎黄界包在四方体内部中心点上。

    这个涵盖宇宙大范围空间的四方体内部,都将成为无敌城作用区域。

    但问题在于,不是随意圈地,八个卫星城的位置有限定要求。

    第一次建立卫星城,最终宇宙超限扩张的范围,不能超出四次正式扩张范围。

    换言之,启动卫星城功能最早要第十二次扩张后。

    而八个卫星城建立后的超限扩张,不大于无敌城本身第十六次扩张的范围。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

    是建立八个卫星城更快,还是无敌城本身完成四次正式扩张更快?

    如果是建立卫星城更快更容易,那无需多言,届时长安城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宇宙***时代。

    如果是无敌城本身自己正式扩张来得快,那这个卫星城的功能就相对小了许多。

    能在城外建立新的无敌领域,自然很好,但卫星城的大小属实太袖珍了。

    初始的无敌城,只是个南北一点五公里,东西一公里,上下加一起一公里的四方体范围。

    零零星星放在距离炎黄遥远的地方,不能说全然没用,但张东云更大的期望,还是着落在宇宙超限扩张的功能上。

    第一次超限扩张最大等于无敌城四次正式扩张,是否鸡肋还不好讲。

    但如果成功进行了第一次超限扩张后,第二次超限扩张,就将达到无敌城七次正式扩张的水平。

    这就非常扩张了。

    七次扩张,每次各方面尺寸扩大四倍。

    结果就相当于是各方面尺寸,一次性全部扩大一万六千三百八十四倍。

    再结合无敌城那个时候的尺寸,扩张起来便是真正的天文数字。

    一次顶七次的话,张东云觉得,建造八个卫星城的难度,应该是要比辛苦耕耘分别扩张七次来的简单了吧?

    当然,也不能盲目乐观。

    系统经常埋坑,完成任务的标准往往制定得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