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晚风正准备介绍自己是蜜果经纪公司的签约歌手,便听制片大声说,“这是音乐家李迤行大师的新婚丈夫啊!”
有人恍然大悟,“哦哦,那失敬了,原来是Lee大师家人啊。”
有人大吃一惊,“哟,是十几岁就写了那个什么世界名曲的神童吗,他都结婚了?”
这时又有位年轻的副局长说,“曹局,您说的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人家现在都二十多了,早不叫神童了。Lee大师是本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有一半咱们国家的血统。有他这么个人,咱们国家的孩子到欧洲读音乐学院,那都被人高看一眼。”
经他这么一提醒,席上的人纷纷夸赞起李迤行来,就仿佛上流社会的绅士们相聚,别人都聊梵高、莫奈、高更,你要不说点什么便显得孤陋寡闻了。
“本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这个头衔是李迤行十七岁的时候老美的《时代周刊》给他封的,此前人们就已经给初露头角的李迤行加冕了各种头衔——“音乐神童”“韵律之子”“阿波罗之手”“声之少年”……大多都是基于他年纪轻轻却成绩斐然,然而《时代周刊》第一次戳破一个现实,即使这个少年已经是个耄耋老人、即使他一生都无法再取得新的进益,他所拥有的才华、所取得的成绩,也一样足以支撑他在世界乐坛占有一席之地。
纵然这个世纪才刚刚走过不足五分之一的历程,他们已经敢断言,李迤行是本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即使未来的80多年中,人类在音乐领域取得了无法估量的进步,李迤行令人惊叹的天赋与杰出的贡献也难以被任何人超越。
葡萄盆地不比森城开放发达,人们的消息也闭塞些,可即使是在这样的地方,也会遇到不少仰慕李迤行的人。真仰慕假仰慕暂且不说,横竖把他的名头抬出来,就是用来给人仰慕的。
喻晚风笑了笑,忽然觉得此时再强调自己是谁反而显得多余可笑。
众人对李迤行赞叹吹捧够了,才又将目光转回喻晚风身上,“这位李……呃……”说话那人说到一半又卡壳了,现今国内同性结合的夫夫妻妻不少,双方都是男人的,婚后的称呼都和婚前一样,仍沿用婚前的姓氏称“某先生”,双方都是女人的,有些用对方的姓氏称夫人,有些沿用原本的姓氏称夫人,也有些和婚前一样称“某女士”,核心思想都只有一个,就是自由。
社会的自由度都能容忍同性婚姻了,称呼这种小事自然更是无伤大雅。
但这也仅限于普通人,依普通人的看法,和李迤行这样的人结了婚,自然恨不得从方方面面体现出自己是他的家眷,遂有人十分体贴地问喻晚风,“按照Lee大师他们外国的规矩,这结婚之后是不是冠夫姓,咱们现在也不知道怎么称呼合适?”
导演是个实诚人,原先也和喻晚风打过几次交道,便大咧咧地说,“就还叫晚风呗。”
制片却说,“那不成,还是得问问晚风,你们两口子一块儿出席什么场合的时候,那别人都是怎么称呼的?您现在是姓李吗?”
喻晚风憋了一晚上的气实在忍无可忍了,心说跟李迤行结个婚,网上那群人看不上我还不够,你们这群人也来作践我!遂咬着牙皮笑肉不笑地说,“确实有冠夫姓这个说法,不过我没改姓李,李迤行改叫喻李迤行了。”
他说完这话,满场都安静了,饶是一个个名利场上的人精们,也被生生噎得说不出话来。
过了许久才有人满口夸着“好福气、般配”之类不疼不痒的话,生硬地把话题岔开了。
喻晚风全程板着一张脸,别人只当他是攀了高枝有了架子,也不敢轻易招惹,一顿饭吃得不冷不热。喻晚风没坐多久,就借故离席了。
走到一半又想起洗手的时候把手表摘在洗手台上了,便又折回包间去取手表。
回到包间门口时,里面正传来一阵大笑,握在包厢门把手上的手本能地顿住了。人总是有这样的潜意识,在自己刚刚离开或者正要进入的环境中发现任何不同寻常的情绪,都会觉得与自己有关。
服务员站在门口想替他开门,喻晚风扭头看了服务员一眼,小姑娘很有眼力见儿,站远了些没再出声。
喻晚风便听见里面说,“咱也没有说他高攀的意思,现在搞对象结婚都是这样么,谁不想找个条件好的,也没啥不好意思的。没想到他还挺好面子的,非要硬撑着,跟着Lee大师,Lee大师手里有好的资源还能不给他吗?靠自己老公又不是靠别人老公,有什么丢人的?”
“哎哟,人家都已经嫁入豪门了,还要什么资源啊?安心享福就够了。”
有人恍然大悟,“哦哦,那失敬了,原来是Lee大师家人啊。”
有人大吃一惊,“哟,是十几岁就写了那个什么世界名曲的神童吗,他都结婚了?”
这时又有位年轻的副局长说,“曹局,您说的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人家现在都二十多了,早不叫神童了。Lee大师是本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有一半咱们国家的血统。有他这么个人,咱们国家的孩子到欧洲读音乐学院,那都被人高看一眼。”
经他这么一提醒,席上的人纷纷夸赞起李迤行来,就仿佛上流社会的绅士们相聚,别人都聊梵高、莫奈、高更,你要不说点什么便显得孤陋寡闻了。
“本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这个头衔是李迤行十七岁的时候老美的《时代周刊》给他封的,此前人们就已经给初露头角的李迤行加冕了各种头衔——“音乐神童”“韵律之子”“阿波罗之手”“声之少年”……大多都是基于他年纪轻轻却成绩斐然,然而《时代周刊》第一次戳破一个现实,即使这个少年已经是个耄耋老人、即使他一生都无法再取得新的进益,他所拥有的才华、所取得的成绩,也一样足以支撑他在世界乐坛占有一席之地。
纵然这个世纪才刚刚走过不足五分之一的历程,他们已经敢断言,李迤行是本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即使未来的80多年中,人类在音乐领域取得了无法估量的进步,李迤行令人惊叹的天赋与杰出的贡献也难以被任何人超越。
葡萄盆地不比森城开放发达,人们的消息也闭塞些,可即使是在这样的地方,也会遇到不少仰慕李迤行的人。真仰慕假仰慕暂且不说,横竖把他的名头抬出来,就是用来给人仰慕的。
喻晚风笑了笑,忽然觉得此时再强调自己是谁反而显得多余可笑。
众人对李迤行赞叹吹捧够了,才又将目光转回喻晚风身上,“这位李……呃……”说话那人说到一半又卡壳了,现今国内同性结合的夫夫妻妻不少,双方都是男人的,婚后的称呼都和婚前一样,仍沿用婚前的姓氏称“某先生”,双方都是女人的,有些用对方的姓氏称夫人,有些沿用原本的姓氏称夫人,也有些和婚前一样称“某女士”,核心思想都只有一个,就是自由。
社会的自由度都能容忍同性婚姻了,称呼这种小事自然更是无伤大雅。
但这也仅限于普通人,依普通人的看法,和李迤行这样的人结了婚,自然恨不得从方方面面体现出自己是他的家眷,遂有人十分体贴地问喻晚风,“按照Lee大师他们外国的规矩,这结婚之后是不是冠夫姓,咱们现在也不知道怎么称呼合适?”
导演是个实诚人,原先也和喻晚风打过几次交道,便大咧咧地说,“就还叫晚风呗。”
制片却说,“那不成,还是得问问晚风,你们两口子一块儿出席什么场合的时候,那别人都是怎么称呼的?您现在是姓李吗?”
喻晚风憋了一晚上的气实在忍无可忍了,心说跟李迤行结个婚,网上那群人看不上我还不够,你们这群人也来作践我!遂咬着牙皮笑肉不笑地说,“确实有冠夫姓这个说法,不过我没改姓李,李迤行改叫喻李迤行了。”
他说完这话,满场都安静了,饶是一个个名利场上的人精们,也被生生噎得说不出话来。
过了许久才有人满口夸着“好福气、般配”之类不疼不痒的话,生硬地把话题岔开了。
喻晚风全程板着一张脸,别人只当他是攀了高枝有了架子,也不敢轻易招惹,一顿饭吃得不冷不热。喻晚风没坐多久,就借故离席了。
走到一半又想起洗手的时候把手表摘在洗手台上了,便又折回包间去取手表。
回到包间门口时,里面正传来一阵大笑,握在包厢门把手上的手本能地顿住了。人总是有这样的潜意识,在自己刚刚离开或者正要进入的环境中发现任何不同寻常的情绪,都会觉得与自己有关。
服务员站在门口想替他开门,喻晚风扭头看了服务员一眼,小姑娘很有眼力见儿,站远了些没再出声。
喻晚风便听见里面说,“咱也没有说他高攀的意思,现在搞对象结婚都是这样么,谁不想找个条件好的,也没啥不好意思的。没想到他还挺好面子的,非要硬撑着,跟着Lee大师,Lee大师手里有好的资源还能不给他吗?靠自己老公又不是靠别人老公,有什么丢人的?”
“哎哟,人家都已经嫁入豪门了,还要什么资源啊?安心享福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