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也有关于花听语和朱采篱的描写。

    其它还有海上与荷兰人斗智斗勇等根据事实,加上一点点修辞,撰写的各类传言和传闻。

    更多小故事,以队员和普通海商视角去描写,写成故事,印刷成册,在民间流传。

    霍氏和秦良玉之所以无比崇拜二丫,也是因为看过此类书籍。

    短暂寒暄,二丫引四人进入偏殿,陈晴儿坐在上首,左右两边共有八名宫女模样打扮的护卫候着。

    名义上,三天后陈晴儿即将是大明新帝的皇后,母仪天下,尊贵无比。

    谁也不敢怠慢,同样行万福礼,却都非常郑重。

    特别是当二丫站在高座台阶下方,衬托之下,温暖如玉的陈晴儿,不仅雍容华贵,身上还有一股肃啸感。

    ....

    就在张新准备登基大典时,同一片时空下,朝日鲜明之国正在发生一场血腥清理。

    国主李珲,也就是那个给妹妹取封号‘贞明公主’那位。

    至从‘贞明公主’被张新改成‘顺明公主’返回鲜明之国后,朝臣上下对李珲各种冷嘲热讽。

    君臣不和,事情可以追述到十五年前,当时国主宣祖,也就是李珲父亲,在倭国丰臣秀吉入侵的情况下,弃国弃民跑到明朝。

    跑之前还留下一段特别有名的话。

    ‘设使之外国言之,中国父母也,我国与倭国,同为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倭国贼子也!’

    ‘《宣祖实录》,宣祖二十六年四月四日。’

    宣祖跑到明朝。

    李珲有个哥哥比较平庸。

    于是李珲主动承担抗倭大任,在万历派兵帮助下赶走倭人。

    如此,李珲深受军民爱戴,自然而然坐上国主之位。

    可是,当时他爹,也就是宣祖还活着,老子没死,儿子如何继位?

    注重礼仪的万历自然不会承认李珲合法地位。

    之后,为巩固王位,李珲杀兄幽母,大杀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