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剧本走的剧情终于拐了回来,老太太脸上的皱纹这才服帖了,看着那圆脸婆子笑得甚是温暖,“也是呢,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土窝,想来十三离家这么些年,也是想家了,回去住些日子也好。我这里乱,原就不是人将养的好地方,等明儿她大好了,我再接她回来。”

    于是,珊娘回家的事终于得到了一个大圆满的结局——只除了那个一脸刻薄相的婆子不太满意。

    老太太倒也没逼着珊娘立时三刻走人,回头仍拉着珊娘的手细细嘱咐着,“别急着回去,叫丫鬟们替你慢慢收拾着,东西也只把你用得着的带着就好,将来还要回来的。”

    ——珊娘不禁想,老太太这言下之意,不会是指:该带的带走,不该带的可别带,她还要留给下一位进驻的姑娘使呢……

    且不管老太太那番嘱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总之,嘱咐完这些话后,老太太便命人把五房派来的那两个不靠谱婆子和珊娘一同送回了珊娘的院子。

    好吧,其实老太太的“不急”只是那么一说,心里还是想着赶着人早走早好的意思。

    珊娘懂的。

    第五章

    珊娘以为,以五太太那不问世事的性情,等得到消息再派人来接她,怎么也该是两三天之后的事了,不想第二天还不到午时,老太太那里就有了动静。

    上了年纪的人,似乎都挺爱热闹的。老太太的屋里一如既往地一派欢乐祥和。珊娘进屋时,不仅是有着正经西园编制的七姑娘和十一姑娘在,那预备役的十四姑娘也在,同时还有大哥哥家的小预备役大妞妞,以及如今正管着家的大太太陈氏和她的儿媳大奶奶赵氏,众人一同在老太太面前承着欢。

    见珊娘进来,众人的笑声微不可辩地滞了一下。看着众人那不知是真同情还是假同情的眼色,珊娘忍不住就叹了口气,安慰着自己——只要过了这一关,以后她就再也不用强打精神,应付这些不想应付的人了。

    “小十三儿来了。”被十四姑娘和妞妞一左一右围着的老太太冲珊娘招了招手,笑得仍是那么慈眉善目,“快来快来,前儿我怎么说来着?没想到竟真叫我说中了,你父亲母亲果然在家想你了,这不,派人来看你了呢。”

    竟只是来“看”她,而不是来“接”她的?!

    珊娘眨了一下眼,抬眼看向老太太时,便只见老太太那松驰的眼皮下,一双依旧晶亮的眸子里带着种审视的神情。

    于是珊娘便知道,有麻烦了。

    显然,隔了这两日,老太太的怒气散去后,此时多少有点回过神来了。

    ——也是,往日西园姑娘里最有前途、最是听话、最求上进的十三姑娘,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变得这么懈怠懒散了呢?总得有个原因吧!回过神来的老太太这会儿心里不存疑才怪!

    看来她若想要从西园脱身,还得再努把力才行。

    珊娘想着,便笑弯起那双柳叶媚丝眼,也不去看堂下那两个显然是她母亲派来的妇人,只迎着老太太伸出来的手,过去笑嘻嘻地先给老太太请了安,又给站在老太太身后的大伯母和大嫂赵氏见了礼,再回身跟众姐妹们招呼了,最后逗着大妞妞叫了人,这才状似无意地挤进老太太和十四娘的中间,把原本挨着老太太的十四娘往旁边挤了挤。

    她的这番表现,显然叫老太太觉得,她还是有心在自己面前争一争宠的。于是老太太只装作没看到十四那几乎黑了半边的脸,拉着珊娘的手问道:“才刚你大伯母还在说,这一回的方子是大德堂的奎大夫给开的。那奎大夫可是从太医院里退下来的,一把脉息自是没话说,你吃了可觉得有起色?”

    珊娘岂能听不出来,老太太这是在给她垒台阶?

    话说,老太太这人,珊娘其实还算是有些了解的,那性情脾气最为刚硬,容不得别人的半点忤逆,便是珊娘的生父五老爷,明明是老太太的幺儿,照理说应该是最受老太太宠爱的一个,却因他生性疏懒,不听老太太的教导,而被老太太放逐出侯家的权力层之外,如今也只在家当个米虫罢了。

    至于珊娘,这么几次三番地怠慢老太太,换作别人,老太太怕早就翻脸了,偏这一回居然竟还肯再给她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