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姆问:“怎么个法子收税?要交多少?多了我可不依。”

    学府未教过税赋,都凭簪獬来时路上留心打听:“大可放心,如今税率是千年未有之低。农税商税不同,农税三十税一,商税十五税一。户赋全免,至于契税、当税、牙税之类,普通人一辈子也未必要交。”

    大阿姆瞟山子:“农税三十税一,商税十五税一。怪不得你答得这么爽快。”

    老簚匠问:“竹海贫瘠,里正,您看能不能免税几年?”

    簪獬挑起眉梢……老簚匠你太抬举我了。

    老簚匠沉吟不语。大阿姆吃了口酒:“要是我们不愿意交那个税,你们是不是要派兵来打。”

    簪獬连忙否认:“怎么会。”但凡合宫有一点点心,自己也不会孤身赴任,以至受人箝制,处处小心翼翼。

    山子磕磕巴巴的说:“交税也是为大家好,应该的……”

    他话未说完,便被大阿姆抢白:“哪个说应该的?我们竹衣寨在竹海千百年,也木个人来收税,把钱给她有嘛好。要好,你向阳村给。”

    山子嚅嗫:“我们向阳村,愿意的。”

    大阿姆呛他:“你们向阳村把我们也给了好啦,多欢喜。”

    山子寡言口拙,垂下眼睛瞅着碗筷,眯眯眼仿佛闭上睡着了。大阿姆没了对头,捡起筷子在盘子里拨弄。老簚匠后背微驼,脸如庙里石像般写着听不见看不着管不了。

    正厅里悄寂无声,静得令簪獬如坐针毡。

    她生了一会闷气,气出了主意。从口袋里摸出柄小折扇,玉竹骨、罗绢面、洒金题字。

    这是七房少爷正青的折扇,落在地上被狗鼻子捡起。狗鼻子见精致,巴巴献给里正。

    簪獬用大拇指抵住折扇边缘,作势要捻开。

    老簚匠浑浊瞳孔一缩,微微侧身朝向簪獬,后背更加驼缩,纹理深纵的嘴皮动了动。

    “里正的意思?”

    簪獬靠着椅背,低头把玩手中折扇,一下一下敲击掌心。声音很轻,一下一下却像敲在老簚匠心上,声声都在说:这竹编村不是只有你老簚匠一个人。七房、二房、四房,有的是人愿意交税。

    又静了片刻,簪獬酝酿完毕才缓缓回他:“我能有什么意思。我来,是天君和摄政公的意思。我说,是国政厅和合宫的意思。我不过是个小小的里正,做点跑腿传话的活。”

    老簚匠叹息:“里正,我们不是那个意思。”

    簪獬落了脸色,口气不大好:“所以,老簚匠你的意思?”

    老簚匠看了一眼大阿姆:“里正的意思,老朽明白。归属国家是我们的荣幸,交粮纳税是我们的本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