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想让皇上册封她为郡主。”太后看着皇上的眼睛说,“她做了郡主,在宫中也不会被人随意欺负了。”

    看出皇上的犹豫,太后继续道“哀家一向喜静,不喜欢被人打扰。这些年至尚宫你们来的少,都是楚惜陪在哀家身边。她虽说是哀家的贴身宫女,可在哀家心中,早已是把她当做孙女来对待的。”

    “若不是有她在哀家身边尽心伺候陪伴,哀家哪能舒坦地活到今日?”

    太后一面表明了楚惜的功劳,另一面又在暗示他们的不孝。皇上听了深感愧疚,对楚惜也生出几分感激来,“母后说的是,是儿臣不孝。”

    楚惜面上毫无波澜,心中也是一阵惊讶,这事儿太后从未和她提起过。她心里也不是很同意,若是她做了郡主,便不能在太后身边伺候了,她怎么能放心的下?

    皇上看着楚惜说“是朕应该感谢楚惜。她即是替朕在母后身边尽孝,自是做得这郡主的!”

    楚惜看眼太后,太后轻声喝了她一句,“还不快谢恩?”

    “楚惜谢皇上隆恩。”

    皇上想了一下,说“母后觉得茗心郡主如何?叫她将朕与母后的这份恩典铭记于心,好继续尽心伺候母后,不忘母后对她的恩宠。”

    太后的目的已达到,对于楚惜的封号叫什么并不在意,“皇上觉得好便好。”

    “那就叫茗心郡主吧。”皇上定了下来,叫福公公备好笔墨,准备写一道正式的册封圣旨。

    皇上写好圣旨,盖上玺印,然后交给太后过目。

    太后满意地点点头,将圣旨递给楚惜。

    “楚惜谢皇上、太后隆恩。”

    太后看着楚惜“你既做了郡主,就不用再穿着这些宫女服饰了。去换一身衣服,一会儿随哀家和皇上一起去参加皇后的赏花会,将你的郡主身份告知于众。”

    “皇上可觉得茗心郡主去参加赏花会有什么不妥?”太后又问皇上,一边自说着,“她从小也是和几位皇子们一起读书长大的,和他们都有些感情。”

    “她的亲事若是能定下来,哀家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郡主去参加赏花会有什么不妥?她是在母后身边养大的,知识才学定不比那些大臣们的女儿差。”皇上从太后的话里感受到了楚惜在她心中的份量,“母后是真的疼郡主。”

    “郡主能和几位皇子们定下姻缘来,母后就不用再牵挂她了。”皇上还有一点担心,“只是她若嫁了人,谁来伺候母后呢?”

    “倒也不着急着出嫁。即便是嫁出去了,若依旧在宫中,照顾哀家也没什么不方便的。”

    “母后说的是。她若是嫁给了皇子,伺候母后也是应该的,便是为儿臣和皇子们尽孝了。”皇上越想越觉得这样才好,母后不喜欢他们在身边,习惯了楚惜伺候。

    以孙媳妇的身份伺候母后,自是比现在的郡主身份好。

    两人说话间,楚惜已经重新梳妆打扮,换好了衣服出来。原本的单螺挽做了朝月髻,摘下了简单的珠花,换上了一支碧玉缠丝点翠金簪,一支镶嵌珍珠碧玉步摇,再配上一对碧玉珍珠耳环。蓝色的宫女纱裙变成了一件轻粉的撒花蝴蝶软烟罗裙,脚上穿着攒珠如烟锦鞋,姿态端庄,举止优雅,全然看不出她之前还是一名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