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是在服役十八年后才退役的,他已经担任了军团帅这样的高级军职,原本打算在军界奋斗终生的,据说因与常备军统帅敖之武大人在军阵布置方面意见相左,多次冲突后,自觉前途黯淡,才不得不退役的。
退役后一方面没有合适的职业,一方面确实喜欢军营生活,才屈尊来到禁卫军担任了元老院卫戍队队长这个职务。敖氏家族对他投身禁卫军的行为极为不齿,几乎和他断绝了家族关系,他也不以为意,工作兢兢业业。
“一万名禁卫军对阵一万名常备军,你说谁会赢?”他问姬步云。
“常备军。”姬步云的回答是想当然的,禁卫军一共只有六千人,承担的是警卫任务,装备简单,训练不足,根本不适合作战。
“如果我指挥的话,赢的一定是禁卫军。”
他的话让姬步云略显吃惊,不知道他是故意贬低常备军还是他确实有超人之能。
他的这位敖队长对军阵有着狂热的爱好,自栩为高地人军阵第一专家,他通过姬步云认识蚂蚁以后,两人走得很近,言语间,敖队长经常流露出对蚂蚁的尊敬。
“你知道三十年战争中的那场惨败吧?”
当然知道,就是那场惨败直接促成了姬步云父母的婚姻,导致了他作为半个高地人降生在这个血统至上的高地人社会。
“姬恒的办法其实并不是打败常备军长矛阵最好的办法。”
连传说中的战神姬恒都不以为意,姬步云现在确信他的队长是在故意贬低常备军了。
高地人常备军身经百战,三百年来,只有三十年战争时在中原战神姬恒手下真正失败过一次。
那个总是戴着青铜面具上阵、没有人见过真面目的姬恒是个百年不遇的战争天才,三十年战争后,他又指挥中原帝国的军队与草原蛮族作战,一年内七战七捷,七次都是歼灭战,一向桀骜不驯的草原蛮族被迫低头,向中原帝国求和。
奇怪的是,横扫高地人和草原蛮族,为中原帝国立下不世之功的姬恒只是凯旋时在帝国有过短暂的高光时刻,然后就迅速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来时悄悄,去时无声。
有人说他是因为陷入了皇族内部斗争被对手谋害,也有人说他激流勇退,归隐山林了。
高地人崇拜强者,对能够在野战中堂堂正正击败他们的战争天才姬恒向来推崇备至。
“常备军在基本结构、兵力配置上存在着很大缺陷,过分强调进攻的冲击力而忽视了弱侧保护,最致命的是机动能力严重不足。”
常备军的基本战术单位是军团,一个军团有九千人,其中六千名重装长矛兵,二千名轻装辅助兵和一千名骑兵。
作战的时候辅助兵、骑兵负责两翼,中间是三个各由两千名长矛兵组成的方阵,每个方阵横向二百列,纵向十排,前四排士兵矛尖向前,后六排士兵矛尖倾斜向上架在前面人的肩上,空出的手负责向前投掷标枪,三个方阵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道六百列的长矛墙。
开战后,长矛兵以整齐的队形在辅助兵的掩护下小跑着发起攻击,无数支矛互相交叉攻向敌人,无论对面是骑兵还是步兵,任何血肉之躯都难以抵挡这种巨大的冲击力。
高地人在三十年战争中依靠这种战术多次以少胜多打败中原帝国的军队,以至中原帝国军队一度丧失与高地人野战的信心,直到帝国皇帝在战争最后一年派遣皇族中的姬恒将军担任军队统帅才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姬恒在落日绿洲之战中采用兵车结阵正面阻挡长矛兵进攻,骑兵迂回攻击后方的办法虽然非常高明,但是需要有巨大的兵力优势和物质基础,如果在双方兵力相等或者少于对方的时候,这种办法并不适用。”
落日绿洲之战是高地人常备军这支曾经的无敌之师永远的痛,六个军团五万多名士兵只有不到一千人逃出,其余全部被杀,经此一役高地人常备军主力损失殆尽,被迫求和。高地人与中原帝国绵延三十年的战争在姬恒到达战场三个月后就结束了,天才确实有非常人之所能。
退役后一方面没有合适的职业,一方面确实喜欢军营生活,才屈尊来到禁卫军担任了元老院卫戍队队长这个职务。敖氏家族对他投身禁卫军的行为极为不齿,几乎和他断绝了家族关系,他也不以为意,工作兢兢业业。
“一万名禁卫军对阵一万名常备军,你说谁会赢?”他问姬步云。
“常备军。”姬步云的回答是想当然的,禁卫军一共只有六千人,承担的是警卫任务,装备简单,训练不足,根本不适合作战。
“如果我指挥的话,赢的一定是禁卫军。”
他的话让姬步云略显吃惊,不知道他是故意贬低常备军还是他确实有超人之能。
他的这位敖队长对军阵有着狂热的爱好,自栩为高地人军阵第一专家,他通过姬步云认识蚂蚁以后,两人走得很近,言语间,敖队长经常流露出对蚂蚁的尊敬。
“你知道三十年战争中的那场惨败吧?”
当然知道,就是那场惨败直接促成了姬步云父母的婚姻,导致了他作为半个高地人降生在这个血统至上的高地人社会。
“姬恒的办法其实并不是打败常备军长矛阵最好的办法。”
连传说中的战神姬恒都不以为意,姬步云现在确信他的队长是在故意贬低常备军了。
高地人常备军身经百战,三百年来,只有三十年战争时在中原战神姬恒手下真正失败过一次。
那个总是戴着青铜面具上阵、没有人见过真面目的姬恒是个百年不遇的战争天才,三十年战争后,他又指挥中原帝国的军队与草原蛮族作战,一年内七战七捷,七次都是歼灭战,一向桀骜不驯的草原蛮族被迫低头,向中原帝国求和。
奇怪的是,横扫高地人和草原蛮族,为中原帝国立下不世之功的姬恒只是凯旋时在帝国有过短暂的高光时刻,然后就迅速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来时悄悄,去时无声。
有人说他是因为陷入了皇族内部斗争被对手谋害,也有人说他激流勇退,归隐山林了。
高地人崇拜强者,对能够在野战中堂堂正正击败他们的战争天才姬恒向来推崇备至。
“常备军在基本结构、兵力配置上存在着很大缺陷,过分强调进攻的冲击力而忽视了弱侧保护,最致命的是机动能力严重不足。”
常备军的基本战术单位是军团,一个军团有九千人,其中六千名重装长矛兵,二千名轻装辅助兵和一千名骑兵。
作战的时候辅助兵、骑兵负责两翼,中间是三个各由两千名长矛兵组成的方阵,每个方阵横向二百列,纵向十排,前四排士兵矛尖向前,后六排士兵矛尖倾斜向上架在前面人的肩上,空出的手负责向前投掷标枪,三个方阵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道六百列的长矛墙。
开战后,长矛兵以整齐的队形在辅助兵的掩护下小跑着发起攻击,无数支矛互相交叉攻向敌人,无论对面是骑兵还是步兵,任何血肉之躯都难以抵挡这种巨大的冲击力。
高地人在三十年战争中依靠这种战术多次以少胜多打败中原帝国的军队,以至中原帝国军队一度丧失与高地人野战的信心,直到帝国皇帝在战争最后一年派遣皇族中的姬恒将军担任军队统帅才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姬恒在落日绿洲之战中采用兵车结阵正面阻挡长矛兵进攻,骑兵迂回攻击后方的办法虽然非常高明,但是需要有巨大的兵力优势和物质基础,如果在双方兵力相等或者少于对方的时候,这种办法并不适用。”
落日绿洲之战是高地人常备军这支曾经的无敌之师永远的痛,六个军团五万多名士兵只有不到一千人逃出,其余全部被杀,经此一役高地人常备军主力损失殆尽,被迫求和。高地人与中原帝国绵延三十年的战争在姬恒到达战场三个月后就结束了,天才确实有非常人之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