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朝孝帝二十一年,皇帝下诏,镇国大将军谢霆帅三十万兵马急赴郾城,抵御北翟。封三皇子肖君瑜为前将军,谢霆嫡子谢灵允为右将军,一同赶赴边界。
此次北翟突然来犯,打破了大锦和北翟三十年来的和平共处。当今天下可大致一分为二,北上有北翟,南下有锦朝,两国势均力敌。只在西方散落着一些西域小部族,不足为惧。
与宫中剑拔驽张的氛围不同,此刻在镇国将军府的灵月小筑内有一凉亭,名曰灵月亭,倚湖而建。亭外百草丰茂,鸟宿湖边,怎得一个秀丽景色。亭中有位十四五岁的少女着一袭粉衣委地,衣锈蝴蝶暗纹,一头青丝用蝴蝶流苏浅浅倌起,峨眉淡扫,面上不施粉黛,却仍然掩不住绝色容颜。她便是这灵月小筑的主人,将军府唯一嫡女谢灵月。只见她玉手轻挑琴弦,双手在古琴上拨动着,本以为宛然动听的琴音应如泉水般倾流而出,可是……
“停!”秦先生制止少女继续弹奏,“为师将近二十载,从未见过如此……如此孺子不可教,今日的课不必继续,之前的曲子需再反复弹奏练习,三日后,我再登门考校”。说罢,秦先生转身离去,竟是一刻也不愿意多呆。
话说这秦先生也是位有头有脸的人物,是宫中有名的琴师,当年皇后娘娘御用琴师之一,现如今也是公主、京城贵女们首席推崇的琴艺先生,说是一课难求也不为过。将军夫人崔氏也是良苦用心,着实费了一番功夫,请来了这位秦先生教授女儿琴艺。可这将军府唯一的嫡女偏偏不喜琴棋书画,热衷舞刀弄剑,没事就拖上其兄长于落樱园中比试,可愁坏了崔氏。秦先生来授课的第一日就表示此女不适合学习音律,崔氏无奈卖完镇国将军的面子还把宫里的贤妃娘娘给搬了出来,秦先生这才勉为其难的继续过府授课。
秦先生一走,谢灵月立即耸了肩,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道:“我都和娘亲说了我不合适,娘亲偏不信,秦先生恼火,我也不自在。燕儿,你去瞧瞧兄长上完朝回来了没有?”
燕儿是谢灵月的贴身丫鬟,从小跟着谢灵月一起长大,最是了解小姐的性子。“小姐,夫人也是一番苦心,纵看京城的那些贵女们,哪个不是琴棋书画样样俱会的。小姐都已及笄了,正是相看的年纪,夫人也是希望小姐能有拿的出的才艺,能找着个如意郎君啊!”
这厢燕儿苦口婆心的说着,谢灵月早已不耐,站起身,指了指燕儿的脑袋道:“你个小丫头片子,才多大年纪,还如意郎君呢,害不害臊!爹爹戎马一生,战绩赫赫,陪先帝策天下,又辅佐当今陛下安邦定国,乃我心中楷模。那些个闺阁儿女消遣的玩意儿本小姐看不上!。”语毕,人已离开凉亭,“我去前院看看兄长回府了没,都闷了一天了,你去把承影剑取来,再去前院寻我。”话说这承影剑是谢霆送给谢灵月的及笄礼,此剑剑身呈莹莹微红色了,既窄而薄,很是轻盈,最是适合女子使用。谢灵月自知此剑是父亲费了好一番心血得来,又极合心意,甚是喜爱,一得空便取来练习。
“小姐……”不等燕儿开口,佳人早已疾步离开,不见人影了。
谢灵月就着轻功内力,几个瞬间就到了前院谢灵允的书房前,恰巧遇到疾步回府的谢灵允。“兄长,你可回来了,灵月等你半日了。”谢灵月上前一步挽着兄长的手臂撒娇道。大锦朝民风开放,又因将军府为武将世家,男女大防观念并不严重,故而谢灵月一有事所求,便对着兄长撒娇,这招屡试不爽。镇国大将军谢霆只有一妻崔氏,并无妾室通房,儿女也只有一子一女,故而全府上下都知道将军及少爷对唯一的小姐宠爱有加,宽容有待。
“灵月,今日陛下下诏,命我随爹,还有三殿下,明日出征,前往郾城。”谢灵允朝着书房方向边走边道。
“明日就出征?那么着急?”谢灵月松开了兄长的手臂惊讶道。
“嗯,北翟突然来犯,恐边关失守,百姓流离。爹还在宫里,同陛下,国公大人等商议应敌对策。我先行回府准备,你先去娘亲那儿,和娘亲说下此事,也好让娘亲有个准备。等爹回府,我与他便去神武军点兵整军,明日一早出发。”
“嗯,我晓得了,我先去找娘亲。”说完,转身对着谢灵允的贴身护卫宴生道:“待会看到燕儿,让她去夫人那寻我”,便朝着崔氏所居而去。
镇国将军谢霆一生戎马,府里早已适应陛下有旨,将军即刻出兵的情况。待谢灵月和崔氏说完出征之事,崔氏便着殷嬷嬷有条不紊地给父子俩准备起行囊来。
“娘亲,听说这次爹带着三十万大军前往郾城。”崔氏直接无视女儿说话时期盼的眼神,开口道:“听说今日你又把秦先生气着了?”
谢灵月腕着崔氏,低着头怯生生,柔柔地说道“娘亲,听说那郾城面向南邙山,而那南邙山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呢。可谓人生难得一见的奇景。”
崔氏原是兵部尚书崔哲嫡次女,和嫡长女也就是如今宫里的贤妃娘娘是双生女,两女自幼闻名京城,当年都是人比花娇的美人儿,却性格迥异。贤妃娘娘自幼温柔可人,琴棋书画样样俱通,而崔氏性格直爽,不拘一束。正是因着崔氏这有勇敢闯的性格,对当年的谢霆一见倾心后,主动邀约,最终结秦晋之好,琴瑟和谐。
崔氏自知女儿多少性格随了她一些,也不拐弯抹角,点了点谢灵月的眉心道“你这性子娘亲还不知么?好好说话,黏糊糊的作什么?”
“是!娘亲,我想去郾城!”谢灵月朗朗说道。
“不允!你一个女儿家,仗着自己这三脚猫功夫,去这兵荒马乱的地方,是要担心死娘亲吗?”崔氏很坚决地否定道。
“娘亲……”。此时殷嬷嬷进屋接话道:“夫人,小姐,老爷回来了,正和少爷过来了。奴婢先吩咐厨房准备晚膳吧。”
崔氏点点头,看向女儿,“你不必再说,多说也无用,绝无可能同意。你呀,也别打你爹爹和兄长的主意,没可能。”
此次北翟突然来犯,打破了大锦和北翟三十年来的和平共处。当今天下可大致一分为二,北上有北翟,南下有锦朝,两国势均力敌。只在西方散落着一些西域小部族,不足为惧。
与宫中剑拔驽张的氛围不同,此刻在镇国将军府的灵月小筑内有一凉亭,名曰灵月亭,倚湖而建。亭外百草丰茂,鸟宿湖边,怎得一个秀丽景色。亭中有位十四五岁的少女着一袭粉衣委地,衣锈蝴蝶暗纹,一头青丝用蝴蝶流苏浅浅倌起,峨眉淡扫,面上不施粉黛,却仍然掩不住绝色容颜。她便是这灵月小筑的主人,将军府唯一嫡女谢灵月。只见她玉手轻挑琴弦,双手在古琴上拨动着,本以为宛然动听的琴音应如泉水般倾流而出,可是……
“停!”秦先生制止少女继续弹奏,“为师将近二十载,从未见过如此……如此孺子不可教,今日的课不必继续,之前的曲子需再反复弹奏练习,三日后,我再登门考校”。说罢,秦先生转身离去,竟是一刻也不愿意多呆。
话说这秦先生也是位有头有脸的人物,是宫中有名的琴师,当年皇后娘娘御用琴师之一,现如今也是公主、京城贵女们首席推崇的琴艺先生,说是一课难求也不为过。将军夫人崔氏也是良苦用心,着实费了一番功夫,请来了这位秦先生教授女儿琴艺。可这将军府唯一的嫡女偏偏不喜琴棋书画,热衷舞刀弄剑,没事就拖上其兄长于落樱园中比试,可愁坏了崔氏。秦先生来授课的第一日就表示此女不适合学习音律,崔氏无奈卖完镇国将军的面子还把宫里的贤妃娘娘给搬了出来,秦先生这才勉为其难的继续过府授课。
秦先生一走,谢灵月立即耸了肩,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道:“我都和娘亲说了我不合适,娘亲偏不信,秦先生恼火,我也不自在。燕儿,你去瞧瞧兄长上完朝回来了没有?”
燕儿是谢灵月的贴身丫鬟,从小跟着谢灵月一起长大,最是了解小姐的性子。“小姐,夫人也是一番苦心,纵看京城的那些贵女们,哪个不是琴棋书画样样俱会的。小姐都已及笄了,正是相看的年纪,夫人也是希望小姐能有拿的出的才艺,能找着个如意郎君啊!”
这厢燕儿苦口婆心的说着,谢灵月早已不耐,站起身,指了指燕儿的脑袋道:“你个小丫头片子,才多大年纪,还如意郎君呢,害不害臊!爹爹戎马一生,战绩赫赫,陪先帝策天下,又辅佐当今陛下安邦定国,乃我心中楷模。那些个闺阁儿女消遣的玩意儿本小姐看不上!。”语毕,人已离开凉亭,“我去前院看看兄长回府了没,都闷了一天了,你去把承影剑取来,再去前院寻我。”话说这承影剑是谢霆送给谢灵月的及笄礼,此剑剑身呈莹莹微红色了,既窄而薄,很是轻盈,最是适合女子使用。谢灵月自知此剑是父亲费了好一番心血得来,又极合心意,甚是喜爱,一得空便取来练习。
“小姐……”不等燕儿开口,佳人早已疾步离开,不见人影了。
谢灵月就着轻功内力,几个瞬间就到了前院谢灵允的书房前,恰巧遇到疾步回府的谢灵允。“兄长,你可回来了,灵月等你半日了。”谢灵月上前一步挽着兄长的手臂撒娇道。大锦朝民风开放,又因将军府为武将世家,男女大防观念并不严重,故而谢灵月一有事所求,便对着兄长撒娇,这招屡试不爽。镇国大将军谢霆只有一妻崔氏,并无妾室通房,儿女也只有一子一女,故而全府上下都知道将军及少爷对唯一的小姐宠爱有加,宽容有待。
“灵月,今日陛下下诏,命我随爹,还有三殿下,明日出征,前往郾城。”谢灵允朝着书房方向边走边道。
“明日就出征?那么着急?”谢灵月松开了兄长的手臂惊讶道。
“嗯,北翟突然来犯,恐边关失守,百姓流离。爹还在宫里,同陛下,国公大人等商议应敌对策。我先行回府准备,你先去娘亲那儿,和娘亲说下此事,也好让娘亲有个准备。等爹回府,我与他便去神武军点兵整军,明日一早出发。”
“嗯,我晓得了,我先去找娘亲。”说完,转身对着谢灵允的贴身护卫宴生道:“待会看到燕儿,让她去夫人那寻我”,便朝着崔氏所居而去。
镇国将军谢霆一生戎马,府里早已适应陛下有旨,将军即刻出兵的情况。待谢灵月和崔氏说完出征之事,崔氏便着殷嬷嬷有条不紊地给父子俩准备起行囊来。
“娘亲,听说这次爹带着三十万大军前往郾城。”崔氏直接无视女儿说话时期盼的眼神,开口道:“听说今日你又把秦先生气着了?”
谢灵月腕着崔氏,低着头怯生生,柔柔地说道“娘亲,听说那郾城面向南邙山,而那南邙山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呢。可谓人生难得一见的奇景。”
崔氏原是兵部尚书崔哲嫡次女,和嫡长女也就是如今宫里的贤妃娘娘是双生女,两女自幼闻名京城,当年都是人比花娇的美人儿,却性格迥异。贤妃娘娘自幼温柔可人,琴棋书画样样俱通,而崔氏性格直爽,不拘一束。正是因着崔氏这有勇敢闯的性格,对当年的谢霆一见倾心后,主动邀约,最终结秦晋之好,琴瑟和谐。
崔氏自知女儿多少性格随了她一些,也不拐弯抹角,点了点谢灵月的眉心道“你这性子娘亲还不知么?好好说话,黏糊糊的作什么?”
“是!娘亲,我想去郾城!”谢灵月朗朗说道。
“不允!你一个女儿家,仗着自己这三脚猫功夫,去这兵荒马乱的地方,是要担心死娘亲吗?”崔氏很坚决地否定道。
“娘亲……”。此时殷嬷嬷进屋接话道:“夫人,小姐,老爷回来了,正和少爷过来了。奴婢先吩咐厨房准备晚膳吧。”
崔氏点点头,看向女儿,“你不必再说,多说也无用,绝无可能同意。你呀,也别打你爹爹和兄长的主意,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