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卿家今年有七十了吧。”

    温体仁一闻,赶紧答道:

    “回禀陛下,微臣是万历元年生人,至今方才六十有四。”

    “原来如此,倒是朕记错了,迁都之事改日再议,尔等户部内阁拿出一个章程,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银子,方能迁都。”

    曹化淳掐着尖细的嗓音说道:

    “退朝。”

    于是,文武百官散去。

    ……

    温体仁走在路上越想越心惊,心道陛下怎么会说自己年龄到了七十岁呢?难不成陛下已经嫌弃我太老了么?

    温体仁走着走着,就看见自己几个门生故吏走了过来,他们都是自己精心培养的势力,也是从浙江这边招来的得力干将。

    可是,刚刚在朝堂上弹劾曹鼎蛟的就有他们几人的份,温体仁冷笑着说道:

    “你们还有脸来见本官,一个个胆子大了,居然敢不把本官放在眼里了,真当本官是泥塑的不成?”  温体仁下手特别的黑,很多忤逆他的官员都被他发配到边疆去了,说是要改造思想,实际上全都是一套组合拳打击让你翻不了身的那种。

    他们几人赶紧说道:

    “还请明公恕罪,我等也是试探一二,并非是想要忤逆明公。”

    “试探?谈何试探,曹鼎蛟是那么好惹的吗?我当初花大力气把你们保下来可费了不少功夫,留着你们的狗命不是让你们来替我惹麻烦的,想要报仇,你们也得有那个实力才行。”

    温体仁不屑的说道。

    这几人都是扬州的官员,牵扯了之前的漕运和盐政,温体仁出于私心,想要得到他们和他们背后家族的支持,这才把他们保留下来。

    当然,他们这些人和曹鼎蛟,吴三桂,董非有着血海深仇,他们不少亲朋好友联姻都死在了他们的屠刀下。

    “明公,您都已经火烧眉毛了还不着急,北方这几大派系的官员都拧成一团了,军方代表的官员都快占据大明半边天了,曹文诏,卢象升,孙承宗,孙传庭,洪承畴,他们这些人何其厉害?

    好战必危,好战必亡。

    可想而知,咱们这些人是越来越没用了,日后怎么在朝廷立足。”

    又有一人道:

    “不仅如此,今日陛下的话也令人深思,堂堂一国之君居然在朝堂上那取笑大臣,而且记错其年龄,属实不正常啊。”